在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化起步区建造实施方案》四周年之际,济南新旧动能转化起步区(下称“济南起步区”)交出了四年开展“成绩单”。
经济导报记者从4月2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2024年,济南起步区的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8%,跃升至527.6亿元;固定资产出资年均增加23.3%,四年累计总出资打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加46.6%,上一年规上工业总产量初次打破1000亿元。
两个要害目标完结双翻番
济南起步区获批建立四年来,加速“全面成形起势”。
在发布会上,济南市委常委,济南新旧动能转化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介绍,济南起步区的区域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42.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2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1年的16.7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37.8亿元。在最能体现区域开展实力的两个要害目标上,完结双翻番。
与此一起,济南起步区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工业结构从2021年的16.6:20.7:62.7优化为2024年的8.5:41.3:50.2,第二工业强势兴起。特别是跟着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的落地达产,2024年济南起步区规上工业总产量初次打破1000亿元,为济南打造工业强市供给了有力支撑。
济南起步区还累计发布三批次协作时机清单,对外继续开释出资时机与开展机会。据介绍,到2024年,实有运营主体数量到达4.4万户,比2021年增加了1.3万户。2024年乡镇新增工作2.1万人,更多群众完结了家门口工作,经济增加对工作的吸纳才能继续提高。
此外,依据最新统计数据,济南起步区的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建立之初的1.6%提高到3.2%,完结大幅提高,有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到2024年,济南起步区高新技能企业到达422家,技能合同交易额从建立之初的3亿元提高至12.1亿元,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从0.8件提高至5.5件,科技立异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经过四年多的开展,济南起步区经济社会开展不断提速,本年一季度以来,区域生产总值完结136.2亿元、增加2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增加6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加28.3%,固定资产出资增加39.2%,多项目标增速继续坚持全市前列,接连了获批建立四年来的杰出开展势头。”孙斌说。
本年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将全面启用
关于济南起步区的现代工业体系建造,济南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徐春义介绍,济南起步区自获批建立以来,就将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与生态维护、新城建造同步策划、体系推动,确认新一代信息技能、高端配备、新动力新材料、高端服务业“3+1”主导工业方向。经过吸引龙头企业引爆、布局新兴工业蓄势、建立渠道载体支撑,开始构建起一大新动力车领跑、三大绿色电池接力、五大园区支撑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开展新格式。
据介绍,其间,比亚迪济南基地2022年完结一期建造并下线首辆新动力轿车。2023年和2024年产能继续跃升,且不断产出新车型,现在海豹06、海豹06GT、元plus、腾势N9等爆款非常热销,并且吸纳了2.2万人安稳工作。本年,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和零部件配套工业园也将全面启用,在济南起步区全域,构建以新动力轿车整车制作为龙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驭体系等中心零部件配套项目为支撑的全工业生态,带动上下游企业400余家,为济南工业强市战略和全省新动力轿车打破100万辆作出了奉献。“与此一起,咱们还将于本年内开工建造宾理科技高端新动力轿车、金固车用低碳新材料等一批先进制作业项目,引领济南新动力轿车千亿级工业集群加速兴起。”徐春义说。
在继续稳固强大新动力轿车支柱工业的一起,济南起步区瞄准新兴工业赛道超前策划布局,在新动力高端配备制作范畴,构成太阳能光伏产能加速爬坡、氢动力演示引领、钙钛矿光伏电池中试量产的梯次开展结构。
光伏太阳能方面,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项目2024年一期投产下线ABC电池组件,转化功率到达24.6%。爱旭ABC组件转化功率已接连26个月连任世界同业“商用组件功率排行榜”榜首。三期悉数建成后将成为继比亚迪之后又一个出资和产量双过百亿元的支柱工业。一起,集合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能,山东动力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落地,建成北方榜首条100MW中试量产线,在太阳能电池范畴构成“接二连三”的可继续开展态势。
在氢动力方面,国电投黄河流域氢能工业基地项目年产能各1000台(套)的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车用燃料电池体系3条生产线完结满产,氢能撬装站、归纳动力站加速布局,匹配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电堆完结研发,第一批56辆搭载起步区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转,氢能使用场景和工业链条集聚效应继续扩展。
“为支撑优势工业加速开展,济南起步区以园区为载体,加速资源要素集合,现在现已构成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为中心,山东未来工业园、山东数字经济工业园、济南世界招商工业园、比亚迪济南基地、绿色循环工业园五大园区各具特色的开展格式。园区内已集合高新技能企业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省级立异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瞪羚企业92家,以科技立异继续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开展赋能。”徐春义说。
( 群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